第53期国学班学员吴靖、吴瑛、曹泓振、邓淑英学习心得:学习国学知识 播种国学种子

2023-08-01
来源:

728日至30日,第53期国学与教育(管理)高峰论坛暨第10期乡村国学教师文化素养提升班(简称“第53期国学班”)在长沙普瑞酒店举行,10多位专家学者现场授课,400多名精英学员参加研修,其中200多名受湖南践行国学公益基金会全额资助的乡村教师参学。学员们参加之后感觉非常受益,让我们一起来听听吴靖、吴瑛、曹泓振、邓淑英四位学员,在这两天三晚的学习收获。

01.学习国学知识 播种国学种子

53期齐组学员 吴靖

吴靖1.jpg

七月炎炎,踩着月末的尾巴,我有幸成为第53期国学班的一名学员,接受优秀传统文化的洗礼,为教师成长之路注入满满能量。

汲取优秀传统文化,充实自我。作为一名教师,除了能讲好一堂课,更要切实做到“传道授业解惑”,要求教师不断汲取知识,充实自己,提升自己。黄耀红老师的课,提升了我文学鉴赏的能力,打开了古诗文教学的新视角;饶育蕾老师的课,让我深入了解了学生厌学的原因和解法,启发了我教学管理的新思路;李兵老师的课,强调了“孩子成才之前要先成人”,比起孩子的成绩,培养孩子健康的人格更重要……

积累运用,播种国学种子。将国学融入教育,既是文化的传承,又是一种润物细无声的德育。让孩子收获知识的同时,增强文化自信,夯实人文底蕴,收获精神力量。

这趟“知识之旅”我收获颇丰,回归岗位后,将通过教学上的创新,兼顾课堂效率与优秀传统文化结合,给孩子们种下优秀传统文化的种子,静待孩子开出文化自信、身心健康的花。

(供稿/ 吴靖 康芳 摄影/ 毛成辉)

02.扎根乡村教育 传递国学大爱

53期让组学员 吴瑛

吴瑛1.jpg

习总书记在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上强调:“传承中华文脉,坚持守正创新。”经过两天多的国学班的学习,让我深深明白:中华国学,乃国之基,民之魂。大胆创新,是当代教育的发展方向。

这次的课程安排非常用心,每一位老师都将自己多年的研究成果和心得毫无保留地分享给我们,让我们看到了老师们的辛勤付出和高风亮节。张国骥教授教导我们,学好国学别无他法,多阅读,多研究,做好基本功,坚持不懈才会有成就;《家风家教》的会讲让我明白,我们应该向曾国藩学习修齐治平之道,要在日复一日的学习和修行中不断精进;黄耀红教授的古诗词鉴赏课,深化了我对诗词生命广度和美的维度的认知,让我看到了生命的无限可能。

这次学习,让我对国学的博大精深有了更深刻的感受,我深深地意识到,传承与弘扬国学,是我们每个中国人的责任与使命。学习之后,我要把国学经典带回学校,带给那些求知若渴的孩子们,把这份国学大爱传递给更多的有缘人。

(供稿/ 吴瑛 汪念 摄影/ 毛成辉)

03.在国学中看到真实的自己

53期仁组学员 曹泓振

曹泓振1.jpg

参加国学班之前,我以为的国学就是书本上呈现的概念,逛博物馆中看到的文物,古典音乐中听到的曲子。但这一切于我而言除了阅读和欣赏外,并没有特别深刻的感受。平时学习,为了寻求技术的提高,期待专业的精进,都是向外寻求,期盼从别人的经验中复制粘贴。 

参与第53期国学班,大伽教授们精妙绝伦的分享,让我醍醐灌顶,明了提升自我认知的重要性。

学习国学,从看见自己开始。诚者自成,诚者自明。在学习中,这句话深深地触动了我,从中领悟到:认识自己首先要以诚实之心面对自己,正视自我的不足,接纳自我的内在需求,完善自我独立人格,才能从根本上改变我们的生命状态。     

此次的国学学习转变了我的识人、用人观,明白作为工作室的管理者,要制度化、科学化,有温度的管理首先做到严于律己,律己方能服人。未来我将国学践行精神融入工作生活当中,“行有不得,反求诸己”,从发现“人”,看见“人”开始,更好地工作,收获成长!

(供稿/ 曹泓振 康芳 摄影/ 毛成辉)

04.为教育而来 被国学震撼

53期勇组学员 邓淑英

邓淑英1.jpg

我来自湖南南大门——郴州市永兴县。28日晚抵达第53期国学班现场,开启了此次国学践行之旅。激情澎湃的开班仪式,把我带回到30多年前学生时代,深深震撼。

《国学与教育》会讲的三位教授以幽默风趣的语言、生动活泼的方式,让我对国学的概念,国学的价值等方面有了全新全面的认知和了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可以荡涤国人的心灵,塑造国人的灵魂。此次学习中,饶育蕾教授解密厌学背后的原理,李兵教授讲述的陪伴孩子成长的有效方法,让我找到了与孩子和家长沟通交流的法宝,厌学的孩子和无助的家长可以用国学智慧引导解决孩子和家长的心结。

“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铿锵有力的诵读,荡气回肠。在今后的教育工作中,我将用国学智慧激发孩子的潜能,根植孩子的家国情怀,培养孩子积极阳光、向上向善的精神。国学将助推我的教育生涯,照亮我的成长之路。

(供稿/ 邓淑英 康芳 摄影/ 毛成辉)

分享
下一篇:这是最后一篇
上一篇:这是第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