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11月4日晚,由湖南践行国学公益基金会主办、湖南人极书院、湖南省人力资源管理学会承办的国学与管理高峰论坛暨第50期国学践行公益研修班(简称“国学研修班”)在长沙大汉金桥华美达广场酒店隆重举行。张国骥教授、傅胜龙董事长、颜爱民教授三位老师以“国学与管理”为主题展开会讲,开启了学员们两天三晚的国学课程之旅。
01国学是什么?国学有用吗?
湖南师范大学教授/博导、原中共湖南省委党校常务副校长、湖南行政学院常务副院长张国骥
张国骥教授谈到,国学一言概之为中国传统文化,按古代文献类别,分为经史子集,是五千年的历史积累。现代社会建设、个体为人处世都无法与历史割裂,人生无时无刻不受到传统文化的影响。
大汉控股集团有限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国学基金会常务副理事长傅胜龙
傅胜龙董事长认为,国学可以用来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同样适用于办企业。世界量子管理学奠基人、牛津大学教授丹娜左哈尔提出,“量子管理即中国管理,深刻影响人类秩序”。世界一切都是物质的,爱因斯坦对量子物理原理的公式E=mc²,揭示了物质所蕴藏的巨大能量,这种能量场改变组织状态,对应到企业则是价值观决定管理制度和目标责任。大汉企业核心价值观:资本=责任=业绩=财富,可实现个人、社会价值高度融合。大汉3.0价值观是“工匠精神创造美好生活”,这就形成新的“道场”,改变了大汉原来的课长制,每个员工发挥特殊的能量球,“由下而上”为企业注入源源不断的新动能。
中南大学教授/博导、中南大学人力资源研究中心(国家CTTI源智库)主任、首席专家、湖南践行国学公益基金会理事长颜爱民
颜爱民教授从中提炼出“场域”二字,所谓得人心者得天下,“合乎道”的本体,无形中“得乎天道得天佑”。
02 国学包括哪些?怎么应用于管理?
张国骥教授概括到,国学用“博大精深,源远流长”来形容恰当不过。论学派有“儒释道”,还有法家、兵家、阴阳、墨家等;论门类有文学、历史、中医、戏曲、建筑等等。国学的主流学派是“儒释道”,但法家对上层建筑的政治思想影响深远,像《商鞅书》、《韩非子》等;兵家的《孙子兵法》影响全世界,许多日本企业对其有深刻理解;道家的“大道至简,无为而治”遵循简单法则寻道而治,有所为有所不为;佛家的“身是菩提树,心如明镜台”与“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对比揭示一切法皆为梦幻泡影,不要妄想执着,才能明心见性;墨家的兼爱,是无差别的博爱。张国骥教授写了《权力向善》一书,就是想化解如今社会对兵家的误解,回归权力的“善念”本位。教授在高校管理上将中西文化教育理念结合,而中国企业的行稳致远,也要在建立西方企业管理制度中吸取传统文化精华。让中国企业家都成为儒商,是张教授的夙愿。
颜爱民教授引申到,管理越来越需要文化,管到人心上,以文化之。制度就像一张网,织得再细也有缝隙,需要文化来填补。许多企业家不知企业边界在哪,做了很多不该做的,破坏了企业规律。
傅胜龙董事长又谈到,文化的魅力难以琢磨,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以前的经济基础就是人口和土地,现在有了科技和资本的翅膀,让近一百年创造的财富远远超过几千年。如今的数字、量子经济又颠覆了工业文明,数字化将过去很难管理的人的行为用制度约束,价值微粒子将过去、当下、未来展现于现在,让生命无限的延续。大汉集团建了约1000万㎡房子,有100个社区,业主与物业矛盾长期难以解决。集团自从学习量子管理后,运用数字化手段,将所有物业公司财权、人权上交总部,物业只做保安、保洁、维护三件事,而且人员让社区来选,这不仅杜绝腐败,也让业主满意。
颜爱民教授总结到,工业革命从蒸汽机交通到信息技术,让协作与沟通这个古代难题,到现在人人可以发挥主动性,约束越来越难,凸显刚性制度与传统文化缺一不可。世界变化越快,东方优势越明显。
03传统文化有哪些精华与糟粕?
张国骥教授表示,这要从历史思维去看,历史的价值是洞察未来、了解过去、看清社会潮流的发展趋势,这也是司马迁在《报任少卿书》中提出的“穷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历史价值观。“仁义礼智信”的人文精神是传统文化最大优点,具体有以人为本、天人合一、伦理道德等思想。论糟粕,要女人裹脚就是,几千年一直压制商业和科技更是,自秦汉以来如此,到明清变本加厉,重农抑商思想到现在都影响经济转型。教授对企业家心怀敬意,他们是市场经济的主体,坚持改革开放和市场经济,中国才会强大。
傅胜龙董事长谈及,打土豪、分田地的口号早已过去,共同富裕不是杀富济贫,致中、求和的价值观是社会和谐稳定的基石。给子孙钱财是剥夺其劳动的权利、奋斗的机会,所以近年来他热衷公益和教育,创建了大汉工匠院培养职业技术人才,让那些没有机会上普通高中的孩子也有成功的希望,从而改变广大学生的价值观。
颜爱民教授最后谈到,傅总的工匠精神收获了鲁班奖,公益慈善事业可以交给湖南践行国学公益基金会,用现代公益组织制度实现高效分配。古代生产水平低下,平均分配总效益最高,现代社会要保证经济自由,财富才有发展动力。
最后,两个小时的会讲在三位老师与学员互动探讨如何做企业文化等问题中结束,文化是企业的行为准则,从为工作赚钱到奉献社会责任、用财富能量关心大众等,不同阶段的科学系统设计就像王阳明“格物致知”,不断精进、止于至善。企业管理需要国学思想填补制度的缝隙,传统文化赋能企业可改变组织状态,国学的历史性具有鲜活的现实性,值得每一个管理者学习启程,携中国智慧扬帆起航,乘时代风口直抵未来。
整理/ 陈泰安
摄影/ 叶新球 邓银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