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用金
◎湖南省文化厅原厅长
◎湖南省新闻出版局(版权局)原局长
◎中国书法家协会理事
◎中国艺术研究院特聘研究员
人烟寒橘柚,秋色老梧桐。2022年11月5日晚,湖南文化厅原厅长周用金老师为50期国学研修班学员授课,主讲《中国书法的功用与美学》。
周用金老师与学员们亲切互动,分享了他几十年学习、创作书法、进行书法研究与传播的故事,让学员们深受感动。接着,周老师从纵向的书法发展历史进程,结合横向的行、草、篆、隶、楷书法形式,深刻剖析中国书法艺术的独特魅力。台上妙语连珠、如数家珍,台下掌声雷动、受益匪浅。
当上地厅领导的人不少,书法写得好的也大有人在,可是,两者都做得不错,还把书法研究得出神入化的,可就是凤毛麟角了。周用金老师就是这样一个人。数十年来,他以弘扬传统文化为己任,以增强民族的文化自信为目标,其书法人生、梦想因勤奋、付出而实现精彩,让人羡慕,传统的书法文化因他的传播、传承而更加绵长、芬芳,而变得丰富多彩。
一、现代社会中国书法的功用
周老师说,文字承载着民族的文化基因。一位名人说过,要消灭一个民族,必先瓦解他的文化,要瓦解他的文化,首先要消灭承载他的文字。当我们在异国他乡,突然看到熟悉的文字,就如同见到久别的亲人,回家了,倍感亲切。
中国书法是全人类独特的艺术门类,是思想理念的表达载体。文以化人,书写者赋予书法作品以思想内涵,如肯定激励他人,表白自己的处世态度等。大量的历史名人实例证明,习练书法,是修身养性的好方式。宋代诗人陆游说:“一笑玩笔砚,病体为之轻。”毛主席说:“学习书法能休养脑筋,转移精力,增进健康……” 书写者绝虑凝神,平心静气,情注笔端,物我两忘,如同坐禅捻珠,可以排除烦恼、焦虑、愤怒等不良情绪。
在闲暇之余,查阅篆书字典,如穿越时空向千年前的书家讨教;查阅格言警句,如与古代明贤神交。观赏好的书法,如同赏花;写出优美好字,会产生无名的愉悦。愉快是健康的内因。
二、汉字与书法之美相得益彰
中国书法的美是线的美、力的美、光的美和表现个性的美,美在线条、结构、章法、意境。
汉字因书法而有无限生动的形式之美,书法因汉字而有无比丰富的内涵之美。二者之美,都根源于自然之美。
浩瀚的历史长河中,涌现了大量书法大家,他们创造了流传千古的书法作品,有许多名家更是独创一派,形成了独特的风格,如欧体的险峻奇妙,颜体的厚重大气,柳体的风骨峭峻,赵体的刚柔并济……赵孟頫《兰亭十三跋》里说:书法以用笔为上,而结字亦须用工。盖结字因时相传,用笔千古不易。
书法的艺术更倾向于“法”。法,手法,写法,效法,法式,章法等。“一点失所,若美女之眇一目;一画失所,如壮士之折一肱。”周老师说书法的艺术讲究整体美,这个整体有大小之分,大指书法作品的整篇,除了字与字之间的和谐,还有题字与印跋之间的和谐,这样才构成了一个大整体。小整体是指单字内的各笔划及结构之间的和谐,有收有放,有偏有正,有方有圆,有穿插有谦让等。这就是“法”。周老师还说,行书,基本保留楷书的笔法,笔画承先启后,气韵呼应但基本独立:草书,笔画和部首抽象简化为草书符号,连绵不断。草书还有音律之美,线条的流畅轻重、峰谷、起伏都与音律有关。但草书鼻祖张芝说:“下笔必为楷则”。这就是美的根基。
周老师表示,中国书法是独特的艺术形式,是华夏民族几千年的智慧和文明的结晶,在世界文明中独树一帜。
课程最后,周老师语重心长地叮嘱各位学员:排除名位与金钱的干扰,相信自己的眼睛,相信自己的直觉,重拾中国书法传统审美,写好中国字,做好中国人!
在这样一个浮躁的时代,能与数百名国学爱好者一起静心聆听周用金老师的书法使命担当,感悟共产党人不忘初心的家国情怀,探究“中国书法背后的文化自信”,何其幸运!